0倍背后的秘的现境以太增长密实困坊3估值

  发布时间:2025-09-14 22:06:1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上周数字资产市场普遍走低,但奇怪的是,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这让我想起最近和一些华尔街老友的对话——他们总说加密货币市场像个任性的孩子,喜怒无常却让人着迷。主流媒体的"加密盲区"作为从业多年的"加密老兵",我经常要应付财经媒体的采访请求。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七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们的问题却始终停留在几个"经典款"上:比特币涨跌、目标价格、"山寨币"行情... 。

上周数字资产市场普遍走低,但奇怪的是,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这让我想起最近和一些华尔街老友的对话——他们总说加密货币市场像个任性的孩子,喜怒无常却让人着迷。

主流媒体的"加密盲区"

作为从业多年的"加密老兵",我经常要应付财经媒体的采访请求。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七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们的问题却始终停留在几个"经典款"上:比特币涨跌、目标价格、"山寨币"行情、L1协议大战,还有最近加入的"特朗普对TRUMP币影响"。

这就像一位汽车记者整天只问"四个轮子的铁盒子能跑多快",却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视而不见。更讽刺的是,那些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项目——比如币安的BNB、Hyperliquid的HYPE、Pump.fun的ICO、Aave的超500亿美元存款——反而无人问津。

记得去年有位记者问我:"赵长鹏最近在做什么?"我反问他:"你怎么不问问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在做什么?"他愣住了。

"山寨币"的标签该退休了

我必须承认,我对"山寨币"这个词深恶痛绝。这就像把所有非美国的国家都称为"外国"一样荒谬。早期的加密世界确实只有两类代币:比特币的克隆品和智能合约平台。但今天的情况就像把智能手机和功能机混为一谈——完全忽视了行业的进化。

以Aave为例,它现在的存款规模足以跻身美国前50大银行。如果这还叫"山寨",那华尔街那些百年老店算什么?

L1估值:皇帝的新衣?

说到L1智能合约平台,我们必须直面一个尴尬的问题:大多数项目都被严重高估了。"胖协议理论"听起来很美,但实际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点击量就是王"的论调一样经不起推敲。

让我们做个小实验:下次遇到L1投资者,问他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代币值这么多钱?"我保证十个人有九个会支支吾吾。剩下那个可能会说"因为未来会很伟大",就像那些买郁金香的人说"因为它会开出最美的花"。

从财务角度看,主流L1的市盈率接近100倍,是标普500指数的4倍多。除非你认为明年链上交易量会暴涨10倍,否则这个估值简直就是空中楼阁。

三脚凳理论:价值支撑在哪里?

任何资产的价值都需要三个支点:财务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我们拆开看看L1代币的"三脚凳":

财务价值:以太坊年收入约50亿美元,Solana约10亿。按当前市值计算,它们的市盈率分别是92倍和100倍。相比之下,苹果的市盈率是28倍。

实用价值:想象一下,全球所有加油站要求车主必须在油箱里永远保留1/4箱油。这就是当前区块链Gas费机制的写照——保守估计有720亿美元ETH和3.4亿SOL被"冻结"在钱包里当备用金。

社会价值:五年前用MetaMask确实很酷,现在连我家楼下便利店都能收加密货币支付了。这种"酷炫溢价"正在快速蒸发。

未来之路:真实资产上链

真正的转折点将来自一个简单的事实:目前全球99%的资产(股票、债券、房地产)还没上链。就像1995年没人能预测Google会成为万亿美元的广告平台一样,我们可能低估了区块链承载真实资产的潜力。

高盛前合伙人Scott Bessent预测稳定币规模将达到3.7万亿美元。如果这个预言成真,支撑这些稳定币的底层区块链需要多大的市值?Fundstrat的Tom Lee认为以太坊可能需要增长30倍——这个数字听起来疯狂,但数学上并非不可能。

有趣的是,这反而印证了"瘦协议理论":真正的价值将来自链上应用,而不是底层协议本身。就像互联网的价值在于Google和Facebook,而不是TCP/IP协议。

投资启示:在泡沫中寻找珍珠

我的建议是:与其追逐那些已经估值数百亿的明星项目,不如关注那些10-20亿美元估值的潜力股。毕竟当潮水退去时,穿着泳裤的永远比穿着晚礼服的跑得快。

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幸存的不是那些烧钱最多的门户网站,而是默默深耕搜索和电商的公司。在加密世界,真正的赢家可能是那些正在打通传统金融与区块链的"桥梁建造者"。

最后说句心里话:如果区块链真能成为全球资产的结算层,那么今天的争论都会显得可笑——就像1995年争论"互联网是玩具还是工具"一样。问题只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到那一天。

  • Tag:

相关文章

  • 空单大捷!ETH精准狙击30点,BTC拿下300点利润

    太爽了!这次空单布局简直完美得像教科书一样。以太坊稳稳吃下30个点的利润,比特币更是豪取300点的收益,2500美元轻松落袋。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有点小激动,这波操作绝对值得好好庆祝。实战复盘:我们的制胜秘诀记得上次在社区里就提醒过,市场情绪已经到了临界点。果然,ETH在2050附近出现明显的顶背离信号,BTC也在43000关口反复测试失败。这种行情不做空简直对不起自己!说实话,当时看到那么多人在追...
    2025-09-14
  • IOST双周观察:11月中旬的精彩瞬间

    各位IOST社区的伙伴们,又到了我们复盘项目进展的黄金时刻。这两周的项目动态可谓精彩纷呈,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IOST团队确实在稳步推进着自己的发展蓝图。技术升级:区块链底层的精益求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技术团队在节点性能优化方面取得的突破。说实话,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公链赛道,能够持续打磨底层技术的项目实在难能可贵。就像给赛车更换了更强劲的发动机,这次的优化让整个网络的TP...
    2025-09-14
  • 比特币ETF投资指南:现货与期货该如何选择?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我关于比特币ETF的事情,特别是现货和期货这两个版本到底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见解。一针见血看本质区别先说最简单的理解方式:现货ETF就像你直接去菜市场买土豆,而期货ETF更像是提前预订三个月后收获的土豆。去年我有个客户就犯了个错误,他以为买期货ETF就等同于持有比特币,结果遇到合约展期时完全不知所措。现货ETF:简单直接的玩法...
    2025-09-14
  • 李隆:11月27日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手记

    说真的,在币圈混久了,我发现交易这事儿跟人生简直一个样。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每次下单都像在等待命运的宣判。记得刚入行那会儿,我也总想着每单都要赚个盆满钵满,现在才明白,市场哪有那么好说话,起起落落才是常态。交易心态那些事儿我经常跟学员们说,你们知道交易最难的是什么吗?不是技术分析,而是管住自己的手。赚钱的时候,心里跟猫抓似的想平仓;亏钱的时候,又死活不愿意认输。这种心态我太理解了,毕竟谁的钱都不是...
    2025-09-14
  • 加密圈一周观察:当特朗普家族爱上比特币,香港稳定牌局暗流涌动

    这周的加密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特朗普家族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加密推销员",一边喊着"抄底比特币",一边悄悄布局自己的区块链帝国。而香港那边,稳定币牌照的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家金融机构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香饽饽。特朗普家的"加密情缘":从键盘侠到实干家还记得那个在推特上大喊"现在是买入比特币好时机"的Eric Trump吗?这位公子哥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我翻看了他们家族的投资记录,好家伙!光是...
    2025-09-14
  • 香港加密市场一周年记:合规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

    不知不觉间,香港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已经满一周岁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年香港在Web3领域的蜕变。记得去年政策刚发布时,圈内朋友们的反应很有意思:有人欢呼雀跃,认为春天来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担心监管的靴子会砸到脚。新政红利:不只是合法经营这么简单说实话,证监会那纸《咨询文件》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以前大家搞加密货币交易,多少都有些"灰色地...
    2025-09-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