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背的理念之游戏一场争未来权力关于
说实话,OpenAI这出宫斗大戏看得我目瞪口呆。谁能想到,这家站在AI革命最前沿的公司,内部竟然在上演一出比《权力的游戏》还精彩的戏码。CEO萨姆·奥特曼被董事会扫地出门,近95%的员工又以辞职相要挟要求他回归,连当初带头"造反"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也加入了支持奥特曼的队伍。这剧情反转得让人眼花缭乱。
理想与现实的分歧
其实这场冲突早有预兆。奥特曼是个典型的商业奇才,他在今年6月就透露OpenAI已经开始研发GPT-5,但需要微软的持续输血。在他看来,AI的未来在于不断突破技术边界,商业化是必然选择。而苏茨克维则更像个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开发新模型,而是确保AI不会失控。这两种理念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记得前不久的开发者大会上,奥特曼宣布GPT商店计划时,台下工程师们的表情就很微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我:"我们很多人都在担心,在追逐商业利益的竞赛中,安全问题被忽视了。但萨姆根本听不进去。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把ChatGPT变现。"
扭曲的公司基因
OpenAI从诞生起就是个"怪胎"。2015年,马斯克和奥特曼在帕洛阿尔托的一顿晚餐后决定创立这家公司,初衷是做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红十字会" - 一个纯粹的非营利研究机构。但随着AI研发成本飙升(训练一次GPT-3就要花费数百万美元),他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2019年的架构重组堪称"天才"又"疯狂":母公司保持非营利性质,下设营利性子公司在资本市场募资。这个设计就像给一个素食主义者强行装上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微软前后砸了上百亿美元,却连个董事会席位都没捞着 - 想想都觉得荒谬。
无解的悖论
我和几位硅谷投资人聊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OpenAI的困境本质上是个死循环。你要做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就得烧钱;要烧钱,就得商业化;一商业化,就可能背离初衷。就像一位风投大佬说的:"这就好比让修士去经营赌场,还指望他保持清心寡欲。"
现在最讽刺的是,那些坚持"非营利"理想的董事们可能正在亲手毁掉OpenAI。没有奥特曼这个"搞钱能手",谁来支付天文数字的算力账单?更别提留住那些年薪百万的天才工程师了。已经有创业公司开始转投微软的怀抱,毕竟在商业世界,确定性比理想主义更值钱。
技术官米拉·穆拉提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关键是要保证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不受影响。"但当她被问及如何调和商业利益与道德使命时,却陷入了沉默。这个沉默恰恰揭示了OpenAI最根本的矛盾 - 在现实世界中,理想和利益就像鱼与熊掌,终究难以兼得。
(责任编辑:链闻)
-
最近在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一位名叫TheFlowHorse的神秘交易员在推特上透露,他正在偷偷囤积两种小众代币,这事儿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这位拥有18万粉丝的大V可不是随便说说,他盯上的分别是Rollbit的RLB和Open Exchange的OX这两个代币。抄底时机已到?这位交易员的逻辑挺有意思的。他认为现在正是买入的好时候,因为这两种币最近都经历了大幅回调。特别是RLB,你知道吗... ...[详细]
-
最近的市场数据让我这个老韭菜都忍不住激动起来。CryptoQuant的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特币的市场热度往往能准确预示价格走势。热度指标预示着什么?说实话,看到这份报告时我正在喝早晨的第一杯咖啡。数据显示,当前比特币的热度虽然有所回升,但远远不及2021年那波疯狂的牛市。还记得那年夏天吗?Google搜索量飙升后不久,BTC就冲上了69,000美元的历史高位。但现在的情况很有意思。... ...[详细]
-
最近圈内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TON这个低调的项目居然在熊市中逆袭成功,悄无声息地挤进了市值前十的宝座。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投资者,我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下一个蓝筹股,还是即将破裂的泡沫?光鲜数据背后的隐忧在研究项目时,我习惯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指标来衡量价值:市值/TVL比率。TON的情况特别有意思,它的市值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但链上生态的发展明显跟不上这个速度。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IC... ...[详细]
-
这几天Tron(TRX)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发现TRX不仅稳稳守住了0.0825美元的支撑位,更是在众多主流币种中脱颖而出,走势明显强于比特币。说实话,这种独立行情在熊市氛围中显得格外珍贵。技术面解读:关键突破在即从Kraken的4小时图来看,TRX/USD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蓄力突破"好戏。价格不仅稳稳站在100日均线之上,更关键的是在0.0844美元... ...[详细]
-
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的狩猎季:104天内5次精准打击加密机构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网络安全的经济分析师,我必须说最近Lazarus组织的活跃程度实在令人震惊。这个臭名昭著的朝鲜黑客团队似乎进入了"狩猎季",从6月3日到9月12日短短104天里,他们已经至少对5家加密机构下手了。CoinEx事件:最新猎物最新遭殃的是中心化交易所CoinEx。9月12日那天,我正在浏览加密社区的讨论,突然发现大量用户报告提现出现问题。CoinEx随后发布了几条略显慌张的推文,证实了... ...[详细]
-
最近在AI圈里流传着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我让GPT-3和Llama学习"张三就是李四"这样简单的知识,结果当反过来问"李四是谁"时,AI竟然一脸茫然。这就像你教孩子"妈妈叫王芳",然后问"王芳是谁",孩子却完全不知道答案一样荒谬。什么是"逆转诅咒"?研究人员给这个现象起了个很有噱头的名字——"逆转诅咒"(Reversal Curse)。简单来说,就是大语言模型在学会"A是B"后,竟然无法自然而... ...[详细]
-
最近几个月,区块链圈子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 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让不同的链"说同一种语言"。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场围绕比特币互操作性的热潮正在重塑整个加密生态的格局。比特币的"第二春"来得有点突然记得就在半年前,以太坊还是各大开发者沙龙里当仁不让的主角。凭借其灵活的智能合约功能,以太坊几乎垄断了DeFi市场。但市场就是这么善变,就像我常对投资人说的那样:"永远不要低估比特币这个'老家伙'... ...[详细]
-
说起我的炒币经历,真是一把辛酸泪。2016年那会儿,要不是朋友电脑中了比特币勒索病毒,我可能到现在都不会接触这个领域。当时在OKCoin和火币上看着比特币在3000-5000元之间上蹿下跳,谁能想到这东西后来能涨到天上去?初识比特币:从怀疑到错失良机记得第一次看到比特币交易界面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当时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一串数字吗?虽然知道它能在暗网交易,但总觉得不靠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恨不得穿... ...[详细]
-
Web3.0每日观察:SushiSwap踏上Aptos新大陆
早上泡咖啡的时候刷到SushiSwap的最新动态,这个老牌DEX居然要进军Aptos了!作为一个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是今年最令人期待的动作之一。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今早整理的Web3.0市场情报。市场数据速览先来看几个关键指标:整个DeFi生态的总市值已经突破410亿美元大关,看来熊市的阴霾正在逐渐消散。去中心化交易所24小时交易量更是达到了33.5亿美元,这个数字让人想... ...[详细]
-
说实话,以太坊现在就像一家超火的网红餐厅,人人都想去打卡,结果就是排队排到天荒地老。虽然它凭借智能合约功能坐稳了加密货币的第二把交椅,但这个"数字餐厅"的上菜速度实在让人捉急。每当以太坊网络拥堵时,那手续费简直比米其林三星还贵,随便转个账可能就要几十美元。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从业者,我亲眼见证了Optimism如何在这场扩容竞赛中脱颖而出。Rollup技术带来的革命性突破让我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详细]